• 介绍 首页

    崇祯:朕就是盛世之君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930章
      自崇祯皇帝提出延缓江南科举,增设国考一事,过去才十余日,这算是捅了大窟窿,朝野间更是吵翻了天。
      有支持的。
      有反对的。
      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。
      对于这样的情况,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理会,有人想争论此事,就叫他们争论吧,要是没有争论的话,那崇祯皇帝反而坐不住了。
      “臣等拜见陛下。”
      “免礼吧。”
      看着被传召的内务府大臣,崇祯皇帝端起茶盏,呷了一口,“今日召诸卿过来,是有件事情要商榷。”
      此次进宫的内务府诸臣,除了钱肃乐这几位总管大臣外,剩下的都是内务府诸有司的主官。
      崇祯皇帝竖起维新变法的大旗,能有效的统筹各个领域,确保所做的诸多事情,能真正的落实下来,在其中起到作用之一的,就是这个内务府。
      按照崇祯皇帝的构想,大明现有的外朝有司体系,根本就无法满足,大明今后的发展与需求。
      所以用内务府充当伪装,把今后要增设的衙署,分批以内务府的名义增设起来,确保基本运转框架,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。
      “受江南诸省叛乱的影响,今后国子监这边,要举办春秋两场国考,以安抚受到影响的江南籍学子。”
      崇祯皇帝放下茶盏,环视殿内诸臣,“如此就面对一个问题,只要江南诸省叛乱一日不被镇压,那内务府就需要承载大批的人才。
      这对于内务府而言,不可谓不是一个挑战。
      毕竟吸纳的人材越多,那就会导致治下机构臃肿,所以明确中枢和地方的建制,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。”
      钱肃乐、黄道周他们听闻此言,流露出各异的神情,天子所讲的这些,的确是他们所没有想到的。
      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。”
      崇祯皇帝指着一摞案牍,继续说道:“这是针对这一情况,朕拟定的一些构想,内务府这边悉数带回去,尽快明确相应的章程。
      特别是涉及国营诸厂的,要进行深层次的讨论。
      如何叫国营的产业领域,健康稳健的发展壮大起来,这才是重中之重,毕竟维新变法的一项标准,就是产业领域的发展态势。”
      现在内务府所辖国营诸厂,广泛分布在北方诸省,这批产业领域吸纳着众多群体,也支撑着大明的原始工业化基础。
      崇祯皇帝不希望这批国营产业领域,出现任何的问题,毕竟想稳步推进维新变法,确保工业基础的占比,是极为重要的一项。
      尽管说现在的大明,所筹建起来的原始工业化体系,相较于后世根本不值一提,可是处在这一时代下,还是位列翘楚的存在。
      工业化的进程,掺不得任何假东西,就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,唯有把眼前的路走好,那才能走的更长远。
      “针对这些构想,朕要提出一个重点。”
      看着神情各异的众人,崇祯皇帝站起身,缓步朝前走去,“那就是任期,这件事情必须要明确下来。
      在一个任期内,需要通过廉政公署制定的考核,如果能达到相应的标准,那么才能有所晋升。
      倘若没有能通过考核,就必须要让贤。
      内务府向来是能者上,平者让,庸者下,这是确保公平的根本,朕不希望内务府的风气出现变化。
      如果说只是为了做官,却不想着怎样做实事,那最好还是早些离开内务府,朕不需要这样的人。”
      末位淘汰制,一直是崇祯皇帝想推行起来的,如果不给做官的套上紧箍,就算是懒政怠政的混日子,也能一直平安无事,那大明的根本问题,就不能得到相应解决。
      只不过这项革新,暂时不能在外朝有司推行起来,毕竟一旦这样做,就触碰到太多人的利益,这必然会引起强烈的反弹。
      可是在内务府就不一样了。
      作为不被外朝有司承认的官员体系,崇祯皇帝在内务府掌握着绝对话语权,这也使得他想做些事情,完全没有必要考虑其他,只需在内务府有效落实下来就行。
      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征之路
      “崇祯啊崇祯,到底还是你强啊。”
      李自成骑马而立,遥望沈阳城墙,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情,“大明在你的手上,算是老树长出了嫩芽,今后辽东算是没了外患,一心只谋求中兴了。”
      “大帅,我辽东义军真要走吗?”
      杨方兴有些不甘,看向李自成,“就算是明军实力强悍,可我辽东义军也绝非没有反抗的实力啊,只要……”
      “够了!”
      李自成皱眉喝道:“本帅已然下定决心,要统领大顺精锐西征,这辽左之地,自此与大顺再无瓜葛。
      本帅不会为了一己私欲,就拿着我大顺健儿的命,去做那无谓的事情,与其跟明军同室操戈,倒不如持刀对外。
      大明之外,依旧有着幅员辽阔的疆域,只要我大顺上下一心,未必就不能成就一番真正的霸业。
      传本帅令,全军开拔,向科尔沁草原进军!!”
      自崇祯皇帝知晓了江南叛乱,提前离开辽左返回关内,在辽左前线,也发生了几件大事情。
      其一,建虏奴酋黄台吉病亡,建虏分裂。
      其二,李自成改辽东义军建制,称大顺。
      其三,明军收复辽东全部失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