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汉道天下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378章
      于吉和魏翱互相看看,没有再说什么。
      ——
      刘协出了门,背着手缓缓而行。
      虽然火药的威力并没有超出他的预料,但火药的面世可能引发的效应却让他有些激动。
      火药是华夏文明的发明之一,与印刷术、指南针一起,为西方的发展提供了条件,自己却因为文明的早熟失去了发展的空间,最后被西方野蛮人用来攻破华夏的大门,既是悲哀,又是讽刺。
      现在,历史给了他另一个选择,他绝不会让这样的悲剧重演。
      火药必须大力发展,而且要全力以赴,在西征时派上用场,让那些野蛮人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文明,什么叫仁义之师。
      一群强盗,利用我华夏文明的技术杀烧劫掠,为祸天下,坏事做尽,居然还有脸以文明人自居,将真正的文明人当作落后的野蛮民族。
      归根到底一句话,武力是不能放弃的,任何时候都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,否则文明和野蛮的定义权就会被别人抢走。
      “陛下,此物一旦面世,将有多少人死于非命?”袁衡轻声说道,声音有些发抖。
      刘协扭头看了她一眼,淡淡地说道:“杀人的从来不是武器,而是人。如果天生野蛮,杀戮成性,就算手中没有兵器,一样可用杀人。”
      袁衡犹豫了片刻,鼓起勇气。“陛下……想杀人吗?”
      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而弥辣
      刘协没有立刻回答,只是转头看了袁衡一眼。
      看来袁衡终究还是没忍住,想为袁谭等人求求情。
      这个心情,他能理解,毕竟是族人,而且血脉还很近,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。真要是这么冷血,他反倒会觉得奇怪。
      法律不外乎人情。
      “我不想杀人。”刘协说道,停了两息,又补充了一句。“但该杀的还得杀,否则就会死更多人。”
      袁衡“哦”了一声,没有再问,只是低着头,默默地向前走。
      刘协倒是有些意外。他本以为袁衡会坚持进谏的,至少不会这么简单。
      这小姑娘看似温顺,其实坚强得很。
      不过他也没有再问。
      有些话,点到为止即可,没有必要说得太直接。
      眼看就要回到住处,袁衡突然又说了一句。“陛下,臣可以将这个好消息转告令史吗?”
      “当然可以。”刘协说道,随即扬扬手。“我亲自去告诉她,前头带路。”
      火药测试成功,他虽然不意外,却还是很高兴。想着有好几天没去见蔡琰了,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去一趟。
      袁衡笑笑,转身带着刘协往兰台走去。
      蔡琰正在写祭文,听到刘协驾到的消息,多少有些奇怪。她放下笔,出门相迎,先看了袁衡一眼。
      袁衡挤了挤眼睛,转身去安排茶水、点水。
      刘协上了堂,径直走进蔡琰的书房,见案前摆着笔墨纸张,还有没写完的文章,顺口问了一句。
      “又写什么呢?”
      蔡琰有些慌乱,取过纸,想将祭文盖住。
      刘协诧异地瞥了她一眼。这可不像蔡琰,每次他来见她,她若有好文章,都会主动拿给她看。
      “家书?”
      他上次让蔡琰推荐几个族中子弟入仕,现在还没回音。
      “不是。”蔡琰想了想,改了主意,将文章递了过来。“祭文。”
      “祭文?”刘协接过,问道:“祭你父亲?”
      “祭中平以来死难的所有人。”
      刘协眉头一皱,没有再说什么,将草稿看了一遍。
      文章还没写完,但用意他已经明白了。这是要激起他的慈悲之心,让他高抬贵手,放那些逃归的人一条生路。
      他放下文章,双手交叉在腹前,靠在凭几上,静静地看着蔡琰。
      蔡琰有些局促,双手绞在一起,几次欲言又止。
      “这是你自己的想法,还是受人之托?”
      “既是受人之托,也是臣自愿。”
      “谁这么大本事,竟将人情托到你这儿来了?”
      “贾太尉,唐夫人。”
      刘协一愣,半晌才缓缓说道:“居然是他们,倒是有些意外。看来司空是真急了。”他摆摆手,示意蔡琰坐近些。“说说你自己的想法。”
      “臣的想法……”
      蔡琰刚要说话,袁衡端着茶水、点心进来了。一一摆好,她正准备起身离开,被刘协叫住了。
      很显然,袁衡今天是特意引他来见蔡琰,算是同谋。
      袁衡却躬身施了一礼。“臣在廊下待罪。”
      刘协眼神微缩,点了点头。
      袁衡起身离开,顺手关上了门。
      蔡琰转身,从一旁的抽屉里取出一张折叠得整齐的纸,摆在刘协面前。刘协接过,展开,只看了一眼,便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      “这老狐狸,还真是老而弥辣,出手必中。”
      “陛下……允了?”
      刘协没说话,将纸重新折好,收入袖中。
      严格来说,贾诩写的这两句话不是给蔡琰的,而是给他的。
      因为他严格控制佛教的传播,“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”这样的话还没有传开,但儒家也有儒家的说法,救人性命,为子孙后辈积攒阴德,向来是值得称诵的大善之举。
     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袁安审理楚王案,不少人都认为是袁氏四世三公的根源所在。